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文化旅游行業的巨大沖擊,江蘇省南京市變疫情壓力為前進動力、化行業危機為發展機遇,堅持疫情防控和文旅發展“兩手抓”,激發市場活力,促進文旅消費,加快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,奮力奪取“雙勝利”。
抓防疫,合力守住安全底線
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于1月23日開始全面進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狀態,最先采取有效措施、全力以赴做好文化和旅游領域疫情防控工作。一是高質量完成規定動作。完善防控措施加強重點監管,落實落細省市統一要求,各級圖書館、博物館、文化館(站)、美術館等文博場館閉館1056個,暫停運行A級旅游景區51家、其他景區景點91家。暫停營業的游戲游藝和歌舞娛樂場所480家,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620家。嚴格落實大型文旅活動暫停舉辦規定,取消各類活動511場,延期77場。各項措施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的傳播風險,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。受理以旅游行程退團退款為主的投訴2981件,累計已辦結2311件,12301、96519平臺受理投訴辦結率分別達到52.77%和86.54%,大幅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。二是高標準落實專項措施。落實“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治療、早處置”要求,南京市文旅局牽頭成立“機場航班防控”和“愛心(隔離)賓館協調安置”2個專班,加強旅客流動聯防聯控、阻止新冠肺炎通過飛機等交通工具傳播擴散。全面接手國際、國內所有航班的排查工作,調度安排隔離賓館,統籌調度人員和車輛。安排4家愛心賓館、24家隔離賓館,累計已接待3696人。先后派出專項工作組150余班620人次,對進出港10047班次總計902957名旅客實施病例篩查、轉運139名發熱病例實施醫學監測,安排2377名受影響旅客至指定集中隔離場所留觀;首創“愛心車隊”模式,累計安排4個班次大巴車全程護送52名湖北籍旅客至武漢青龍收費站與武漢方面成功交接;全市58家旅游景區率先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奉獻免票優待愛心禮包,在全國產生強烈的正能量影響力。
促復產,多策保持市場活力
堅持“防控為先、發展為要”,以政策提振信心、以措施助推解困救急。一是科學精準指導復工促產。根據疫情總體情況變化,結合南京實際,分步分批制定相關工作指引,指導旅游景區(度假區)、文博場館、公共服務設施、文化旅游經營場所有序恢復開放運營、盡快開展經營活動。二是出臺專項發展政策。擬于近期出臺《關于恢復文旅市場活力 增強企業發展動能 促進南京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》,將短期輸血和長期造血相結合,促進文化旅游企業扭轉困境、恢復活力,提升疫后復蘇能力。三是迅速推進各級政策落地。落實疫后專項扶持資金到位,指導文旅企業用好用準用活政策,確保“蘇六條”逐項落地,落實“南京十條”涉旅相關政策,3000萬元資金重點向14個文旅類重大重點項目、11個旅游基礎設施類項目傾斜。完成暫退旅行社質量保證金現有繳納數額80%的相關工作,向449家申請暫退的旅行社退還質量保證金1.02億元。四是集中妥善解決旅游投訴。南京市文旅局與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出臺《關于加強聯動依法妥善處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旅游糾紛的工作意見》,細化10條措施,公平保護旅游者和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,為依法妥善化解涉疫情旅游糾紛提供支持,切實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的工作大局。五是加快推進行業復蘇和市場繁榮。于3月17日啟動鄉村旅游消費券發放工作,累計發放直通車、鄉村民宿電子消費券1300萬元,提升市場活力,有力地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。
謀發展,增添文旅發展后勁
總體上看,疫情對文化旅游業的消極負面影響是短期的、可控的,下一步,南京市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:一是聚焦近中遠“三個市場”。率先啟動本地市場,盡快開展經營活動;穩步提振國內市場,加大精準營銷力度,聯合推廣推進特色產品線路;積極恢復入境市場,依托南京旅游境外推廣中心力量,鞏固和提振周邊傳統客源市場和重點遠程客源市場,拓寬南京入境游產品銷售渠道,延長入境游客停留時間。二是扎實開展“三個創建”。將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、啟動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創建、推進“博物館之城”創建作為全年重點工作。三是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。加快推進重大文化和旅游拳頭項目建設,突出“一山兩水一城墻”、紫東板塊、大運河文化帶和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,加大特色旅游產品供給,重點培育創意設計、影視動漫、演藝娛樂、旅游產品經營、數字內容、藝術品經營等龍頭骨干企業,推進紅色旅游、會獎旅游、房車自駕、低空飛行、康養醫療、工業旅游等融合產業發展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
公司電話:0595-22176648、28892188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