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聽說開元寺要建停車場了!”
“真的嗎?建在哪里呀?”
“就在新華路上,原來中僑集團泉州線廠的位置。”
“太好了!以后新華北路是不是就不堵了?”
類似的對話,記者最近在采訪旅游、交通、交警等相關部門時常聽到。一直以來,因為沒有專門的停車位,到泉州開元寺參觀的旅游車大多停在開元寺西門前,即新華北路一側。
24日上午8:45,記者在新華北路看到,開元寺西大門前停著一輛黃色的大巴,司機正在清理駕駛室,等待游客歸來;馬路的另一側,另一輛旅游客運大巴正發動引擎,準備離去。原本是四車道的路面,因兩側都有停車,變成兩車道。離此地幾步遠,是泉州市第一幼兒園與培元中學,遇到上學、放學時間,經常堵車。
隨著城市東移,新華路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繁華,但停車場的動工建設,將給這里帶來些許現代意味。記者沿著新華路往南走,離西街百米左右的128號,一座地下停車場正開始動工。這里原是中僑集團泉州線廠,目前線廠的建筑物已基本拆除完畢,幾個工人正在現場處理建筑垃圾。工地四周圍起了綠色防護網,避免施工影響通行。正是這里,將建設一個占地4000平方米的廣場,可停靠20輛旅游大巴,同時將建設可停靠100輛小轎車的地下停車場,以及配套一座高檔次的旅游公廁。中僑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,這里還將配套建設商貿、餐飲等服務設施,地面建筑物體現閩南建筑風格,樓層在2—3層。工地的北面,著名的西塔——“仁壽塔”,正沐浴著陽光,靜靜注視著眼前的變化。
可以試想,明年底停車場投入使用時,新華北路兩側的車輛都開進停車場,旅游車輛將不再橫行于主干道;家長到市第一幼兒園、市第三實小、培元中學接孩子上學、放學時,不用擔心無處停車或亂停車被貼罰單;游客到開元寺觀光旅游,還可以在停車場的商場里購物休閑。
開元寺停車場的建設,看似一個小事件,背后卻是環灣城市建設的大藍圖。在規劃中,泉州98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的12個組團,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的中心逐步向規劃區核心地帶泉州灣口位移,打造區域服務中心,而開元寺停車場,正是千千萬萬個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的一環。其背后,還是環灣城市打造旅游產業、服務文化強省的宏圖。近兩年來,隨著環灣城市的建設,我市建立了一系列旅游景點配套設施,如投資一億多元打造錦繡莊民間藝術園,提高了文化檔次和品位;又如清源山環山公路、山道的建設,使得沿線風景更怡人、觀光過程更安全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