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三坊七巷,很多人都會想起“正陽門外琉璃廠,衣錦坊前南后街”這副鼎鼎有名的古聯,想起這條古老文化街市昔日的繁華,如今這一歷史風貌得以再現。
三坊七巷已被列入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,成為福州對外展示閩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。
過去福州人帶外地朋友游玩,往往要去登鼓山,現在則要去逛三坊七巷。
投入38億元保護修復
“戲臺建在水池上,池里的水是活水,與西湖相連,水流的地方都能聽見戲臺上的音響……”
導游的介紹,讓外地游客見識了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匠心獨運,也讓在戲臺上吹奏笛子的高女士倍感自豪。
高女士在福州生活了3年,每周三上午都在水榭戲臺演出。“在這演出的感覺特別好,感覺大家都喜歡這里古老的文化。”高女士說。
高女士來福州的3年,正是三坊七巷變化最大的3年。從2007年開始,福州市對三坊七巷進行了史無前例的保護修復工程,投入資金38億元,完成了105處歷史建筑和37處更新建筑項目的建設。
截至目前,已修復并開放了林則徐紀念館、林覺民冰心故居、嚴復故居、二梅書屋、水榭戲臺、藍建樞故居、葉氏民居、劉家大院、謝家祠、小黃樓、王麒故居、林聰彝故居、郭柏蔭故居等建筑。
目前,三坊七巷文物保護單位已修復85%。明年還要修復歐陽花廳,計劃動工修復張經故居、沈葆楨故居。同時完成坊巷路面升級整治工程。據了解,三坊七巷修復工程全部完成還需要一年多的時間。
構筑國內博物館 最集中的聚落
今年國慶節,設在宮巷林聰彝故居的福州漆藝博物館等3家博物館揭牌。林聰彝故居占地3000平方米,是明清時期福州最大的豪宅之一。
福州漆藝博物館展示了千余件漆器作品及漆畫作品。據博物館館長胡韜介紹,國慶開館以來,已接待萬余人次。
福州漆藝博物館是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的組成部分。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今年8月24日正式成立,是國內首座試點并已建成的社區博物館。它由“一個中心展館、近40處專題館(紀念館、博物館、故居)和20多處展示點”組成,將傳統博物館的遺產保護、傳承、展示和宣傳等功能與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、現代社區的發展等融為一體。
據了解,三坊七巷管委會計劃在文儒坊尤氏民居設福船博物館、在鄢家花廳設金絲楠木博物館。今后,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將成為全國博物館最集中的聚落。
響閩都文化旅游品牌
今年國慶,南后街上演的百人鑼鼓《歡慶》,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聽沖擊力,拉開了古街國慶長假游序幕。隨后,安泰河畫舫試航、海峽兩岸美食文化節、古裝穿越攝影走秀+3D地畫等活動相繼登場,豐富了人們節日文化生活。
節慶民俗文化活動激發了古老街區的文化活力,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,進一步提升了三坊七巷的知名度。去年,三坊七巷游客量約800萬人次。今年僅國慶黃金周期間就接待游客44萬人次,全年預計超過800萬人次。
超高的人氣帶來巨大的商機。目前,已有166個商家進駐三坊七巷,商業業態涉及工藝品、福州特色小吃、福州特產、傳統手工藝等。
福州的好模板
閩江學院副院長、閩都文化研究專家趙麟斌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三坊七巷越來越成為外地人看福州的好模板。目前整個保護修復利用思路是對的,其終極目標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地。
三坊七巷、船政文化、壽山石文化、曇石山文化都是閩都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。隨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,三坊七巷將成為閩都文化研究的重鎮,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國際影響。
對三坊七巷未來的發展,趙麟斌希望多一些書卷氣和歷史厚重感,可多開設書院、書店、講習所、講壇論壇等與文化密切相關的東西,少一些商業氣息。
借助平臺向外拓展
據三坊七巷管委會常務副主任、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矗介紹,三坊七巷古建筑、文保單位修復明年將告一段落。三坊七巷要彰顯個性,即體驗人文、消費文化,把文化做為消費來做。往更高層次發展,今后要做幾件事。
林矗說,市委、市政府確定的三坊七巷文化遺產特區,拓展兩片(三坊七巷、朱紫坊片區)、兩山(烏山、于山)、兩塔(烏塔、白塔)、一條河(安泰河),歷史人文挖掘、空間銜接,正在進行規劃。
三坊七巷管委會將借助三坊七巷平臺往外拓展,修復福州、福建及外地的古街區,做強做大經濟實體,集中財力做好文化事業。
文化旅游方面,三坊七巷管委會將圍繞旅游事業,做更多配套,包括游客中心、客棧、酒店、溫泉等。目前三坊七巷已有3個客棧:文儒坊9號去年推出,黃巷客棧、宮巷客棧已完成招商,目前還沒對外營業。還將引進溫泉管線,在省高院舊址建超五星級酒店,明年春節前完工。繼續完善光祿坊綜合性游客中心,按創5A景區標準建設,明年春節前主體建成。
申報“世遺”方面,爭取明年初申遺文本送國家文物局,納入后備名錄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