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前日原則通過了《福州市“十二五”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規劃》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市群藝館(文化館)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紀念館、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將免費向社會開放。
5年內基本形成
半小時公共服務圈
福州將建成市—縣(市)區—鄉鎮(街鎮)—行政村(社區)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。到2015年,基本形成半小時公共服務圈,市民享受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。
“十二五”期間,市級群藝館、圖書館和博物館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,縣級文化館、圖書館和博物館達到或超過國家二級館標準;鄉鎮(街道)建有綜合文化站,行政村(社區)建有文化活動室(中心)和農家書屋,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(社區)。
建設一批文化場館
“十二五”期間,福州將建設海峽圖書館、海峽婦女兒童活動中心、市群眾藝術館、城市發展展示館等一批功能配備全省領先、具有地標意義的公共文化場館;將建成鼓樓區文化館、馬尾區圖書館、閩侯縣科技中心、閩侯縣博物館、閩侯縣閩都民俗園、閩侯縣文化中心、閩清縣文藝活動中心、永泰縣文化活動中心等;海峽美術館、海峽劇院、海峽音樂廳、海峽藝術交流中心等項目,爭取規劃立項。
啟動名城保護修復
今后五年,我市將啟動名城保護修復工程,重點保護以三坊七巷、朱紫坊、上下杭為代表的三大歷史文化街區,恢復整體城區空間格局。推動三坊七巷和福建船政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后備名錄。
福州還將實施羅源陳太尉宮、閩侯靈濟宮碑亭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修復工程,修復王審知系列、福建船政建筑群、閩安協臺衙門、戍臺將士墓群、迥龍橋、龍峰泰山廟清代壁畫等涉臺文物,科學保護、合理開發永泰嵩口、馬尾閩安、長樂琴江、倉山林浦和螺洲等歷史文化名村(鎮)資源。
《專項規劃》要求,將充分利用修復好的各文物點,建立起博物館群。晉安、連江、羅源等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縣(市區)將結合博物館建設設立民族文化展廳,有條件的地區要建設民族特色博物館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