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聯系我們 |
 |
|
|
 |
首頁 >>
旅游景點大全 >>
【福建旅游景點】
>> 福建|廈門|同安|梵天寺 |
|
 |
福建|廈門|同安|梵天寺 |
|
梵天寺于隋開皇元年(公元581年)創建,初名興教寺,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。唐代咸亨年間形成規模,有大小庵堂72所。至宋熙寧二年(公元1069年)合為一處,改名“梵天禪寺”。元代至正十四年(公元1354年)毀于兵火。明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年)由住山僧無為重建,形成完整的佛寺,有山門、金剛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藏經閣等主體建筑,由下而上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,規模恢宏。廈門的妙釋寺、鼓浪嶼的日光寺均是它的分禪。寺后有紀念朱熹的明代建筑文公書院、仰止亭、石瞻亭、千佛閣、魁星閣等建筑群,茂林修竹,環境幽雅。
梵天寺整體建筑莊嚴肅穆,宏偉壯觀。其中金剛殿、大雄寶殿、法堂于民國七年(1918年)被北方軍閥張樹成縱火燒毀,僅存山門、鐘樓和一些題刻。文革期間又在原址上修建同安縣看守所。隨著經濟改革對外開放,及落實宗教政策,廈門市政府決定復建梵天寺,在人民和海外僑胞的重視和支持下,終于在1993年11月底搬遷看守所,翌年元月舉行梵天寺復建奠基典禮。同年年底,金剛殿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藏經閣等先后施工復建。1997年9月落成,寺前開辟梵天廣場、停車場等配套設施。宋朱熹為同安主簿時,常到梵天寺游玩,留下多處摩崖石刻,明代王京建筑的仰止亭、劉裳建的石瞻亭、林希元倡導的紫陽書院等,都是紀念名儒朱熹的重要歷史建筑。 |
門市價:
¥0 |
優惠價:
¥0 |
有效時間:
長期有效 |
|
|
|
|